文章

  • 【项目支持】诉前阶段的智慧诉讼服务:对延伸服务的观察与反思

    本文探讨诉前阶段的智慧诉讼服务。本文结合诉前阶段的智慧诉讼服务的几种类型:智慧法律咨询、旁听与庭审直播、在线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分析了诉前阶段的智慧诉讼服务-延伸服务的优点和局限性。我们认为,整体上诉前阶段智慧诉讼服务为代表的延伸性诉讼服务在改善诉讼体验、提升司法公信力方面的成效有继续提高的空间,打造以智慧技术和公共或第三方法律服务机构为主要动力的诉前阶段智慧诉讼服务平台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作者: 黄蔚菁
    科技与社会研究,第1卷,第2期, DOI:https://doi.org/10.55375/tasr.2023.2.3
  • 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分析建模

    本文对半导体行业的细分领域(即存储芯片、车用半导体、高性能计算(HPC)芯片、模拟芯片四个细分领域)进行了基于量化模型的分析。本文首先概述了半导体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和对半导体景气进行建模分析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对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分析进行分析的模型,并基于模型进行了分析,在历史数据上验证了模型的领先特性。本文的贡献在于,文章所使用到的建模思想和具体的分析方法有望应用到其他相似领域的研究中。
    作者: 张骅 刘景晖马凌云
    新经济与金融研究,第3卷,第1期, DOI:https://doi.org/10.55375/jonef.2023.3.5
  • 建筑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以炉霍、道孚“崩科”式建筑为例

    康巴地区地理环境独特,森林覆盖面广,是我国几大主要林区之一。人民多以木建屋,房屋架构因势利行,独特的建筑方法和建筑特色由此衍生。而处于康北中心的炉霍民居不仅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同时也是构成当地藏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本文聚焦四川甘孜州炉霍县和道孚县一带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崩科”式建筑,从炉霍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影响的视角,探析“崩科”式建筑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地位,挖掘康巴人民以建筑为途径融入自然所带来的启示。
    作者: 李思源 杨丽降拥拉姆
    艺术与文化研究,第3卷,第1期, DOI:https://doi.org/10.55375/jacr.2023.3.6
  • 【项目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民事管辖规则衔接的实证研究

    立足于对粤港澳大湾区民事管辖规则衔接的制度安排的类型化归纳,对其司法适用的实证观察发现:协议管辖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对协议管辖的态度从后果上看是严格追求实质正义的,港澳大湾区法院的态度则相对更开放。非方便法院原则方面,表现出以内地法院是否方便管辖为核心考虑要素的整体趋势,同时逐渐有考虑国际通行惯例的平衡原被告诉讼利益要素的表征。平行诉讼方面,内地一线司法实践的做法不一,而且表现出对于港澳企业、组织和居民到内地诉讼的积极态度。管辖权异议方面,司法回应趋于尽可能保留内地法院的管辖权,针对滥用管辖权异议的当事人,法院也表现出积极惩治的决心。实证观察揭示出立法与司法在理念、方法、技术与实操上存在一定问题,启示出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作者: 黄蔚菁
    现代法学研究,第2卷,第1期, DOI:https://doi.org/10.55375/jls.2023.2.6